今天中午,我在公司吃饭的时候,微信收到了我姐发来的信息。告诉我,明年春天,她要报名参加青岛马拉松,并且她还是直通的名额。我姐询问我,明年是否参加。
我的这位老友,来自安徽西面的某个地方。她的年龄比我大一点,多年来,我都喊她姐。她的儿子,英国留学归来,非一般的优秀。家里也有在北京担任要职的亲戚,而她本人,也是非常优秀的马拉松跑者。她有自己的公司,业务上,也是能独当一面的精英。

我和她,只有六个小时左右的一面之缘。2019年,我俩同时担任江苏某个马拉松比赛的官方兔子,而且还是同一时间段的战友。在比赛中相聚,赛后各奔一方,这样的际遇,我有过很多次。
跑马十多年,我担任国内正式马拉松比赛的官兔,也有近二十次了。尤其是全程马拉松比赛的官兔战友们,我们之间有什么交集,说过什么话,在赛前赛后有过什么样的交流沟通,迄今为止,每一场比赛,每一个人,和我说的每一句话,乃至于每一个人的眼神,至今想来,依然历历在目,记得清清楚楚。
没有跑过全程马拉松比赛的人,肯定无法理解这其间的战友情谊。肩并肩,一起跑过42.195公里,四五个小时的时间,共同战斗的情谊,都融化在生命历程中的节点上,燃烧在自己的心坎里。

前几年,中国越野跑的第一人,在甘肃白银的比赛中不幸离世。他的未亡人,他的女儿八百,这些年来,他当年的跑友们,尤其是家驹,对母子两人的照顾,是世俗人根本无法想象的。
当年,他们俩,是中国越野赛的卧龙凤雏。只要他们俩参加的比赛,冠军亚军,旁人根本无法染指。

跑偏了。
从2019年秋天那场比赛结束后,至今,我和我姐再也没有见过面。她无论是在铜陵还是扬州,而我,无论是在安徽还是苏州,包括回到烟台,好在,通过网络交流,时空的阻隔,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。
人到中年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有些破事,不齿于和身边的好朋友提起,而憋在心里,又郁闷不得排遣。貌似我是天生的知性男闺蜜,被包括我姐在内的女性朋友所认可,被很多女性朋友和我吐露心声,对我来说,也是屡见不鲜的。

多年来,我姐和我说的,多是她个人的一些境遇。毕竟远隔千山万水,我能做的,也只是一个默默的听众,间或说几句宽慰的话,仅此而已。
而我姐给予我的,却是实实在在的帮助。去年春天,我姐知道我失业的消息后,远在安徽的她,不惜动用自家人的资源,为我找寻烟台的工作机会。

战场上,冒着枪林弹雨的战士,相互搀扶,相互激励,历经千难万险,最终一起登上胜利的顶峰。
人生中,人来人往,今天还是一起工作的同事,明天可能就音信全无。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在这个充斥着铜臭味的时代里,倘若还能固守一份纯正的情谊,当是来之不易的天赐。

谢谢姐。无论是我执还是执我,今天下午,我都想了很多。好在,我业已过了执迷不悟的阶段,即便是一时的纠结,只要像我们跑马拉松那样,不驻足,不恋栈,闷头向前,
总会遇到那个蓝格盈盈的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