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一栋窄窄的居民楼,电梯按下6层,门一开,正对着的白墙挂了块“老刘婚介”的红色塑料牌。这是老刘工作、生活的地方,和任何一户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分别。
老刘婚介所,其实就是老刘家的客厅。一进屋,相亲者的照片贴了满墙,有些已褪色看不清模样,有些还是崭新的。不大的空间挤满了人,布沙发上坐不下,又搬了板凳围在茶几边。16开的信息档案册堆放得到处都是——这是做红娘的重要资本,来访者们掏出眼镜,拿好笔纸,一页一页仔细翻阅。此刻,老刘正坐在书桌前打电话,帮相亲者细致地约好见面时间地点。
没有互联网,没有大数据,这里依旧沿用着最原始的婚介方式:带一张照片,填一张表格,交一百元,留一个手机号。好了,现在你可以去资料册里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人,或者,静静等待老刘给你打电话。这样的办法,老刘用了五十二年,撮合成了两千多对情侣。
几十年来,媒体乐于把他写成热心、善良、精力充沛的样子,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,不求回报。大多数时候,也确实是这样的。只有在来访者都逐一退场的时刻,或在老伴口中,他才显露出一些疲态。这是个78岁的老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