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29
zyx2008 发表于 2020-6-13 07:24
这个得要是直系亲属,否则信任会是很大问题
估计一般不是亲爹亲妈,那就是房主把自己放在了案板上面……
AA音
发表于 2020-6-13 07:30
烟台BBS最帅的人
发表于 2020-6-13 07:37
美丽的孔雀 发表于 2020-6-13 07:13
选择私立学校,是没办法的办法,类似于租房子,租金都打水漂了,几十万不是小数。
如果有足够的米,买了 ...
是的,基于目前情况来看,租房+上私立的方案花的钱是纯打水漂,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对资金要求低,没有买房压力。
至于学区房的价格,我是看不出未来的方向,但是至少省了租房费用
而学区政策,目前的政策实施才三四年,而政策针对的是五年以后,我不认为政府短期会变化政策。另外,虽然没仔细研究多学区的政策,但我觉得那个政策不会改变学区带高房价的本质,譬如北京,优质学区更加优质
学区房本质还是义务教育就近入学,不可能因为学区房价格高而打压学区房,倒是提前落户政策能够抑制炒房热度,这点我觉得对政府很重要。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38
姜尚真 发表于 2020-6-13 07:19
就是把亲戚的学区房过户到你头上,中间交易的任何费用都是你来承担。
买的时候各种费用几万块,你拿,回头房子不用了,再“卖回去”,这个费用几万块也准备好了?
姜尚真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1
美丽的孔雀 发表于 2020-6-13 07:16
这是自爆潜规则啊,怨不得不看好,因为是规则的破坏者。
假如没有相对公平的就近入学原则,估计这些名额 ...
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,在我看来房子这东西不存在什么稀缺性,学区房也一样。
姜尚真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2
zyx2008 发表于 2020-6-13 07:23
哦,谢谢。
应该对大部分人操作不了。
其实这很普遍,等你孩子上学了你可以了解下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3
zyx2008 发表于 2020-6-13 07:24
这个得要是直系亲属,否则信任会是很大问题
关于房子的故事太多了,当年幸福四村拆迁时,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也……法院们于是太忙了。
关于动则几十万,上百万金额的房子,很多时候就压倒了人的良心,和被借钱和做保人一个原理。虽然被借钱者付出对于借钱者好,然而结局往往……
所以在这种大是大非上面,就是不可以把自己房子的名字改成别人的,那几乎就是找死。亲人之间翻脸的故事也太多了。
zyx2008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4
姜尚真 发表于 2020-6-13 07:41
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,在我看来房子这东西不存在什么稀缺性,学区房也一样。
房子整体不存在稀缺性,局部存在。
学区的价格就是稀缺性的体现。
姜尚真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4
zyx2008 发表于 2020-6-13 07:24
这个得要是直系亲属,否则信任会是很大问题
房子他住着,中间什么费用他都不承担,我还给他钱,又是亲戚知根知底。
烟台BBS最帅的人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5
美丽的孔雀 发表于 2020-6-13 07:38
买的时候各种费用几万块,你拿,回头房子不用了,再“卖回去”,这个费用几万块也准备好了?
说到借房,最近还真知道了俩案例,两个同事都是找的本地媳妇,丈母娘家是学区,所以索性一开始就把孩子落到了学区那边,一个早上学了另一个也快了,这也算是变相借道吧,而且这个靠谱
姜尚真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7
美丽的孔雀 发表于 2020-6-13 07:16
这是自爆潜规则啊,怨不得不看好,因为是规则的破坏者。
假如没有相对公平的就近入学原则,估计这些名额 ...
烟台近些年的外来人口太少了,而且烟台下面的村子空的差不多了。老烟台人不缺房子,全靠头几年没买房的外来人口和家里没房的小青年支撑。这种状态下让我怎么看多?
zyx2008
发表于 2020-6-13 07:49
姜尚真 发表于 2020-6-13 07:44
房子他住着,中间什么费用他都不承担,我还给他钱,又是亲戚知根知底。
只能说你们亲戚的关系非常非常好,摊上了好亲戚。
金钱是有时间属性的,按照房价年化4%的利率,这份人情相当好。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1
姜尚真 发表于 2020-6-13 07:41
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,在我看来房子这东西不存在什么稀缺性,学区房也一样。
嗯,房子是不少,但位置不同。
偏僻地区的房子不少,但是医疗,购物,交通,文化需求,教育等等都跟不上,所以没人愿意去……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3
xmchx 发表于 2020-6-13 07:45
说到借房,最近还真知道了俩案例,两个同事都是找的本地媳妇,丈母娘家是学区,所以索性一开始就把孩子落 ...
这个户口落下要求最严的,记得当初是养正小学,房子必须是父母的名字,就算祖父母的名下也不行……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5
姜尚真 发表于 2020-6-13 07:47
烟台近些年的外来人口太少了,而且烟台下面的村子空的差不多了。老烟台人不缺房子,全靠头几年没买房的外 ...
区变多了是真的,以前开车跑步多远就人少了,现在这一大圈,到处都是区,都是人,实际情况是区多了,再逐渐填充人,不是人少了。
姜尚真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5
美丽的孔雀 发表于 2020-6-13 07:38
买的时候各种费用几万块,你拿,回头房子不用了,再“卖回去”,这个费用几万块也准备好了?
全部都承担
zyx2008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6
美丽的孔雀 发表于 2020-6-13 07:53
这个户口落下要求最严的,记得当初是养正小学,房子必须是父母的名字,就算祖父母的名下也不行……
这或许是潜在风险,非第一监护人
姜尚真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6
zyx2008 发表于 2020-6-13 07:49
只能说你们亲戚的关系非常非常好,摊上了好亲戚。
金钱是有时间属性的,按照房价年化4%的利率,这份人情 ...
但是如果我不借的话,他就一分钱没有,增长的只有纸面财富而不是现金。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7
xmchx 发表于 2020-6-13 07:37
是的,基于目前情况来看,租房+上私立的方案花的钱是纯打水漂,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对资金要求低,没有买 ...
购买学区房,图的是教育,不用管价格了,就当买了一个一百多万的奔驰,就算每年贬值十几万,这就是必须的投入,就是一种消费……
买教育和买其他物件一样都要付费。
ytdaojiashu
发表于 2020-6-13 07:59
zyx2008 发表于 2020-6-13 07:56
这或许是潜在风险,非第一监护人
嗯,户口落在非父母房产名下这条路,想要堵死很容易。